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私密誌-處境劇的你和我(二)

私密誌-處境劇的你和我 ()


愛,可以愛到怎麼的一個境地,一個怎樣的界線?


畢打自己人與同事三分親,我相信許多人都會迷上畢打自己人。


簡單的來說,畢打自己人太集中,也有太多的篇幅與著墨在殷賞與余家昇之間。


汝賞昇,閻汝大、殷賞和余家昇這三個人的關係,加上余家昇神祕的身份,成為了這套劇的主幹。但撇開了這條主線,剩下的卻不多。


為甚麼?有時我並不明白,把畢打自己人變成這三個人,後來差不多只是二個人的表演。


社長(余家昇)與老總(殷賞)二人之間的默契、二人之間微妙的曖昧,看得人心癮難耐。


曖昧,是的,他們就一直的曖昧。


在錯摸在互相測度,在在用了很多巧妙的巧合、巧妙的場景,不論便利店與咖啡室,到後來的變成鄰居,加上靈巧的對白與眼神,就像看了一本長長的愛情小說。


然而,這就是畢打自己人最初所想嗎?我其實有點懷疑,到現在抽身來看,是的,賞昇或汝賞這二條愛情線,其實很令人牽念,然而其他的支節,gary paula 、高ling種種很有潛在發揮,起了頭卻沒有尾的支線,很可惜的被扼殺了空間。比起同事三分親的群戲,形成辦公室的氣氛,滿滿的情節與故事,所有的都比較完整,這無疑畢打自己人是不及的。


或者,這條主線實在太精彩,把所有的目光都吸引住。在市場的平衡之間,不得不如此取捨;但這種取捨,令到這條賞昇線越踩越深,有時真的在懷疑,余家昇和殷賞之間的到底是甚麼驚天動地的愛情,現在抽身來想,實在不是甚麼的一回事,卻在當局著迷之中,你很容易與主角同悲同喜。


再說到臥底,首先Paula是臥底的身份讓觀眾知悉,那刻我呆了,不是嘛,真的這様?是一種古怪的感覺,也不明白為甚麼辦公室要來個臥底。


很奇怪的這架構,可是到結局,把迷底解開,卻覺得…這原因這理由是有點太輕太輕了,把這團毛毛球繞得這樣大這樣重,原來只是這樣簡單的一回事。那種反高潮的式,由高而入低,不得不說一句,是雷聲大雨點小,受了多麼多麼的苦,就只是為了查這個小案。


當然,你說罪案的大小並不重要,可是當你看了三百幾集的時候,光只給了這種薄弱的小案件事結束,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光只說故事與架構,實實在在,比同事三分親、天天天晴難免不完整。彷彿就看著二人拍拖玩曖昧,雖然是蠻過癮,並替他們著急,加上是三百多集,有很多時間鋪排他們的愛情,由遠古的伏線,由好奇好感到真的愛但不能愛,可以有很多的層次,但就只有他們。


只有賞昇,再多的,就差不多沒有了。


即使suki marco、大哥與Tina著墨與鋪陳都不多,比較多的是堅姐與包公,可是到後來,差不多全部都只有賞昇二人了。許多枝節,有時明明想向東走,但慢慢卻偏向西去,到最後完來已經沒有再說,沒有再安排,路線也迷失分不清,而我指的不完整就是這種。


究竟畢打自己人最初的故事大網與深意是甚麼?為甚麼要叫畢打自己人?


不明白還是不明白,雖然是叫人回味的劇集,但回味的,多只是老總與社長的默契與曖昧地拍拖。


然後……


一片空白。


比起畢打自己人,其實說起故事來,我是較愛天天天晴。


真的,因為那種生活的平易式,那種很多人也會遇到的問題,關於男與女、社會與家庭,關於個人成長……種種很多爭論點。


那種爭論點,其實蠻好玩的,因為可以是對也可以是錯,因為劇本,我相信這是一個很冒險與充滿野心的劇本。


冒險,是的,當有些題材都難以在電視上用到;


冒險,是的,當一些設定會引起家庭時段的反感;


可是冒險,這種不平凡,造就了更多的話題更多的思考。


喜歡,那種故事,那種讓人有火的論討,那種貼近與實在,不是同事三分親,更不是畢打自己人,是天天天晴。


~待續


青雨9.4.20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