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誌-處境劇的你和我(三)
一向很喜歡看男女主角的愛情線,天天天晴與畢打不同,不同之處,畢打是一種畸型,是一條很長很長很長的由淺到深到濃的愛情線。
也許,是因為連續處境劇的關係,可以擁有這種優勢,用很多時間與篇幅去創造去浸淫去發酵一段感情,營造更立體更多方面的愛情線。
由反感、好奇、有好感、猜忌、暗戀愛慕……等等等等,因時間與篇幅的關係,絕少劇集能做到這種模式。
可天天天晴的一百二十多集與畢打自己人的三百多集,相比下畢打差不多是天晴的三倍;然而畢打自己人的愛情線,我常覺得沒有天天天晴的共鳴與親切。
應該這樣說,天天天晴所探討與故事大網所表現出的東西,比畢打自己人的震撼與冒險更甚。
為甚麼這樣說?畢打自己人當中的賞昇線,一個是臥底,一個是總編,實在是社會中當臥底的有幾人?身邊忽然有人跳出來說,我是臥底,我想愛又不可以愛的案例又有幾多?可能有,但不普遍。
也是的,當故事或小說,男女主角的立場與背景多是特別又異常的,那特別的境地,才可以有更多的發揮。若平平無奇的背景,但又想寫些動人又特別又令人難忘的,是比較困難。
然而,天天天晴所展現出來的女人「成長」或是第三者的探況,那種感覺、那種反差度,形成一種「是非判斷」的深層思考,對我來說有種比畢打自己人的戲劇化,盲目地去愛的更猶有趣味,個人而言是覺得天天天晴的可觀性的確可以是比較高一點。
很奇怪的觀點嗎?是的,但當看完整整三套處境劇,對於天天天晴,那條主線是有點可惜,實在天天天晴是很有發揮與挑戰性的話題。
天天天晴說的,是一段社會可能會發生或常發生,貼近生活,是親切的,是很易引起觀眾共鳴的。
前段半的井喬、馬浩文與Kitty ,還有明姑娘,矛盾而無絕對的錯或對,這種思考是有點過癮。
井喬被丈夫背叛,讓她一直以為以丈夫為先的價值觀完全改變,為什麼一直以為是對的東西,原來在丈夫眼中是失禮的、為了他好的事反而是壞事。
他變了,原來是她做成的。在外人看來,條件優渥的他,在她身邊反而是委屈了他,而他的出軌變成理所當然。
他沒有錯,反而是井喬錯嗎?
馬浩文,是為了忠於自己,而去出軌,劇中寫成理所當然,令你反差的是……一直的劇集不是寫成出軌的是衰人麼?但天晴劇中為了這個「衰人」,成了很多很多的原因、很多很多的說項,究竟愛情、婚姻與自我本身,是一種什麼的關係?
有沒有想過婚姻後的自己?自我的需要與想望?當一切以為平淡如水,該這樣走的時候,一顆小小的石子就會牽起波欄。
他不是壞男人,他對老婆百段的禮讓百段的愛護,不論房子的借貸、為了她在工作上的捅出來的禍他一一替她補過。他對井喬很壞嗎?連他以為真的可以一生一世,然而現實的婚姻又是怎麼的一回事?
Kitty,她不是壞女人,本來的故事應該要讓我這樣覺得,可是沒辦法…演的演員拿挰得不好吧,讓我…不能站在她的立場去想去看,變成一面倒的傾向,唉!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本來,她應該是以為自己一直的暗戀愛慕,只是感覺為先,沒有深懷去破壞別人的機心,然而當她看到他為了妻子受苦,暗慕的感覺慢慢地蔓延,有時,高估了自己的自制能力,當對方彷彿給了點機會與感覺,再不能騙自己。
愛情,有自由的地方,為什麼要去抑壓自己?沒有愛情不望回報的,當愛到一個境地,再大方的人也渴望點點的回應,只怕那一丁點。
然而忘了的,人總是貪心,一丁點後就希望再多一丁點,更何況的那個他與老婆相處得不協調。她沒有介入任何人,只是希望忠於自己的感覺。
井喬,只是愛著自己的丈夫。
馬浩文,很想當個好丈夫好男人,可是當愛情又再來臨時,他不想再錯過一次。
Kitty,只想忠於自己感覺,勇敢去愛一個男人。
彷彿三個人也全對,也彷彿三個人也全錯。
所以,當知道這個大網,我是心動也很想知道她她和他究竟會有什麼的火花什麼的故事什麼的抉擇,然而可惜的,三個人竟然差不多沒有火花的出現,與我本來的期望有一段的距離。
為什麼井喬會如此如此的……讓人討厭,那種小家子的習慣,是太過了嗎?
為什麼馬浩文到最後會如此變化得這樣疙瘩,這種像是為了篇幅關係而一轉直下,一個人可以變得如此突然而很奇怪,對待老婆由愛由讓由包容,可以罵老婆罵得如此無恥,實在很不明白。
Kitty那種如此憎懨的,不能同情不能站於她的角度去看,嘴臉一下子變了,奇奇怪怪的。
還有明姑娘,我其實對於明姑娘應不應把知的告訴給井喬,這個五十五十的問題,很有況味的思考。
對於井喬老公的出軌,明姑娘是知情的,但應不應該誠實相告?有很多思考的方向,明姑娘的私心、明姑娘的計量、明姑娘的擔心……這個爭扎點,很好玩的。
光這前半段,其實已經可以出神又入化,不用明醫生的出場其實已經很有看頭。明醫生來,就只為了談戀愛,冧一下觀眾,讓井喬與明醫生甜甜蜜蜜的讓觀眾開心一下、陶醉一下,可是比之前的井喬、馬浩文與Kitty的探討度,差落較多吧,所以明醫生後期的天天天晴,我也較少看了。
可惜,都是可惜二字,感覺不到火花與互動,把這個很挑戰性的話題演不活,我是有點心痛與可惜。
心痛,真的有點心痛,到現在還是這種感覺,甚至有時,想著若我寫這種,我會怎麼寫好呢?
下半段的明醫生與井喬,火花漸見,然而故事就是拍拖追逐,說真的沒來得如此的深刻,還有很奇怪的一點是……田蕊妮與井喬,我以為會由女人姐妹淘,因為明醫生的關係,讓愛情與友情來個抉擇的是非思考,然而到最後卻沒有。
嗯……所以天天天晴,並不是讓我覺得難看,而是很可惜,故事比畢打比同事還更有看頭,但最終在我面前所呈現的是另一回事。
那麼最新的誰家灶頭無煙火哩?遲點有空才寫,可想而知我是很隨心的在看在寫,差點就放棄要再寫,然而當想到天晴,實在不得不把這種遺憾感由筆落下。
感情,這種失落感,故事是不能回頭的,機會只得一次,就是因為如此才覺失落。
處境劇這三個字,對於你對於我的感情與意義也不一樣。
對於我,是一種由小到大的親切感。
一種集體回憶,一種由生活跳入戲劇再返回生活。
生活發生的種種,可能會由處境劇裏出現,有人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或者換句話來說,在劇中,每人都可能在內裏找到自己的點點滴滴。
記得媽媽說過為什麼會愛看處境劇,她說開開心心看半小時,幾好。
也是當生活太沉重太累,彷彿再改變不到現狀,但看這有趣的半小時,挺好。
也是當生活太無奈,彷彿處境劇的人把自己演了點點,有時像鏡,也是親切的。
但為什麼處境劇才行,普通的劇不可以嗎?不是不可以,而是人與人,劇與劇之間的感情是要時間來建立,或濃或淡也很難即食的,處境劇就像一煲老火湯,慢慢的熬,味道才越來越濃。
就像個老朋友?
不一定是最高最濃烈的,不一定要追得如此強烈,但每每也許過了很多很多年後,你能記起它的一點點。
記得嗎?
「夠鐘啦,睇下今集講乜先講乜先……」忘了嗎?但我還記得───
PS:本來還想寫(四)、(五)的,很明顯我怕我自己貪懶,不了了之,所以就這樣先小結一下。^^
青雨
26.4.2011
Hi Hi Ms Crystal!
回覆刪除好吗?
(Tight HUG)